Ningbo Paint and Coat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一、水性涂料分層現象的類型及表現
(一)分乳液現象
涂料的表層會分離出部分液體,該液體偶爾帶有一點藍光,但大部分情況下呈現為乳白色。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由于締合型增稠劑與乳液粒子間的締合不牢。在儲存過程中,原本應該穩定結合的乳液粒子解吸脫離出來,懸浮在涂料的表層,從而導致了分乳液現象的發生。
(二)分水現象
經過一段時間的儲存,涂料表面會分離出一部分透明的淺黃色或無色透明的黏液。其產生的原因是水合型增稠劑與締合型增稠劑在用量和種類上的使用不相符。當這兩種增稠劑的搭配不合理時,在存儲過程中就會出現互相排出的情況,一個過于親水而另一個過于疏水,進而引發分水現象。
(三)沉降現象
涂料在儲存過程中,內部的均勻性發生改變。大粒徑粒子和質量重的粒子在涂料中的分布不再均勻,垂直方向上出現梯度變化,從稀到稠,底部甚至會出現硬沉淀。這主要是因為顏填料分散性差,粒子聚在一起形成了大的顆粒,加快了涂料的沉淀速度。此外,長期靜放超過涂料的時效、存放溫度偏高、涂料粘度過低以及顏填料相互反應等因素,也都可能引發沉淀情況。
二、水性涂料分層現象的產生原因分析
(一)增稠劑相關因素
1. 締合型增稠劑與乳液粒子的相互作用
締合型增稠劑在水性涂料中起到調節粘度和穩定乳液的重要作用。然而,當它與乳液粒子間的締合不牢固時,就無法有效地將乳液粒子束縛在涂料體系中。在儲存過程中,外界環境的微小變化或者涂料內部成分的輕微波動,都可能導致這種不穩定的締合關系被打破。乳液粒子一旦解吸脫離,就會向上移動并聚集在涂料表層,形成分乳液現象。這可能與增稠劑的分子結構、添加量以及與乳液的兼容性等因素有關。例如,如果增稠劑的分子鏈長度不合適,或者其活性基團與乳液粒子的結合能力較弱,都容易導致締合不牢的情況發生。
2. 水合型與締合型增稠劑的搭配問題
水合型增稠劑和締合型增稠劑在水性涂料中通常需要協同作用,以達到理想的流變性能和穩定性。但如果它們在用量和種類上搭配不當,就會出現相互排斥的情況。過于親水的水合型增稠劑和過于疏水的締合型增稠劑可能無法在涂料體系中形成良好的協同網絡,導致在儲存過程中各自分離。這種分離不僅會使涂料的粘度和穩定性受到影響,還會引發分水現象,嚴重破壞涂料的均勻性和使用性能。
(二)顏填料因素
1. 分散性差
顏填料是水性涂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賦予涂料顏色和遮蓋力,還對涂料的性能有重要影響。然而,如果顏填料的分散性差,粒子就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顆粒。這些大顆粒的沉降速度遠遠超過了細小均勻分散的粒子,從而加速了涂料的沉淀過程。顏填料分散性差可能是由于在生產過程中分散工藝不合理,如攪拌時間不足、分散劑選擇不當或者添加量不夠等原因導致的。
2. 相互反應
不同的顏填料之間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這種反應可能會改變顏填料的性質和狀態,進而引發沉淀。例如,某些顏填料中的金屬離子可能會與涂料中的其他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從而導致沉淀的形成。此外,顏填料與涂料中的樹脂、助劑等成分也可能發生相互作用,影響涂料的穩定性和均勻性。
(三)其他因素
1. 儲存條件
長期靜放:涂料在儲存過程中,如果長時間處于靜止狀態,粒子就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漸沉降。特別是對于那些穩定性較差的涂料體系,長期靜放更容易導致分層現象的發生。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沉降的粒子可能會進一步聚集和結塊,增加了處理的難度。
溫度偏高:較高的儲存溫度會加速涂料內部的分子運動和化學反應速率。對于水性涂料來說,溫度升高可能會使增稠劑的性能發生變化,降低其增稠效果和穩定性。同時,溫度升高也會使顏填料的分散狀態受到影響,增加粒子聚集和沉淀的可能性。此外,高溫還可能促進涂料中各種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引發一些不良反應,導致分層現象更加嚴重。
2. 涂料粘度
涂料的粘度對其穩定性有著重要影響。如果粘度過低,涂料中的粒子就容易在重力作用下發生沉降。低粘度的涂料無法提供足夠的阻力來阻止粒子的運動,使得分層現象更容易發生。而且,粘度低還可能導致涂料在施工過程中流掛嚴重,影響施工質量和涂層的均勻性。
三、水性涂料分層現象的解決方法
(一)針對分乳液現象的解決策略
由于分乳液現象主要是由締合型增稠劑與乳液粒子間締合不牢引起的,因此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優化增稠劑的選擇和使用。首先,要選擇與乳液兼容性好的締合型增稠劑,并通過實驗確定合適的添加量。可以對不同品牌和型號的增稠劑進行篩選和測試,找到與所用乳液結合最穩定的增稠劑。同時,在生產過程中要注意控制攪拌速度和時間,確保增稠劑與乳液充分混合均勻。如果已經出現分乳液的情況,可以嘗試輕輕攪拌涂料,使其重新混合。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攪拌可能會破壞涂料原有的結構和性能,因此需要謹慎操作,并在攪拌后對涂料的性能進行檢測,確保其仍然符合使用要求。
(二)針對分水現象的解決措施
對于分水現象,關鍵是要調整水合型增稠劑與締合型增稠劑的用量和種類,使其達到合理的搭配。在生產前,需要進行充分的實驗和配方優化,確定最佳的增稠劑組合和用量。可以通過流變學測試等方法,評估不同增稠劑配方下涂料的穩定性和流變性能,選擇最適合的方案。如果已經出現分水現象,可以嘗試將分離出的黏液和下層涂料小心混合,并加入適量的能夠調節增稠劑平衡的助劑。例如,可以添加一些具有乳化和穩定作用的表面活性劑,幫助重新分散和穩定涂料體系。但在添加助劑時,要注意其對涂料性能的影響,避免引入新的問題。
(三)針對沉降現象的處理方法
1. 松散沉淀的處理
當沉淀是松散的情況時,可以采用攪拌的方法使其混勻后再使用。具體操作是先將部分上層溶劑倒出,然后使用攪拌器攪拌下層部分。待初步分散均勻后,再把倒出的溶劑倒回,繼續攪拌均勻,有時還可以進行過濾,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大顆粒雜質。在攪拌過程中,要注意攪拌速度和時間的控制,避免過度攪拌導致氣泡的產生或者對涂料性能造成不良影響。同時,過濾時要選擇合適的過濾介質和過濾設備,確保過濾效果的同時不影響涂料的質量。
2. 嚴重結塊沉淀的處理
如果沉淀物中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結塊情況,可以使用刮鏟從容器的底部將沉淀鏟起,研磨攪碎之后,再倒回到原來的桶中,然后將二者混合均勻。這種方法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耐心,以確保結塊的沉淀能夠充分分散。但如果經過這樣的處理后,涂料仍然無法混合均勻,依舊有干結沉淀的情況,那么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和涂層性能,涂料只能報廢或降級使用。
(四)綜合預防措施
1. 優化生產工藝
改進分散工藝:在生產過程中,要確保顏填料能夠充分分散。可以采用合適的分散設備,如高速攪拌機、砂磨機等,并合理控制分散時間和速度。同時,選擇合適的分散劑也是關鍵,分散劑的種類和添加量要根據顏填料的性質和涂料體系進行調整,以提高顏填料的分散穩定性。
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涂料的性能和穩定性。對于乳液、增稠劑、顏填料等原材料,要選擇質量可靠、性能穩定的產品,并在采購過程中嚴格把關。在使用前,要對原材料進行檢驗和測試,確保其符合生產要求。
精確計量和混合:在生產過程中,要準確計量各種原材料的用量,并確保它們能夠充分混合均勻。可以采用自動化的計量和混合設備,提高生產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同時,要注意不同原材料的添加順序和混合時間,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涂料性能出現問題。
2. 合理控制儲存條件
控制儲存溫度:水性涂料應儲存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一般建議在5 - 35℃之間。要避免涂料暴露在高溫或低溫環境中,可以通過安裝空調、暖氣等設備來調節儲存環境的溫度。同時,要注意倉庫的通風情況,保持空氣流通,防止溫度局部過高或過低。
避免長期靜放:在儲存過程中,要定期對涂料進行攪拌或翻動,以防止粒子沉降和分層。可以制定合理的儲存管理計劃,規定每隔一定時間對涂料進行一次攪拌操作。同時,在使用涂料時,要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盡量減少涂料的儲存時間。
3. 定期檢測涂料性能
在涂料的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要定期對涂料的性能進行檢測。可以通過檢測涂料的粘度、細度、遮蓋力、附著力等指標,及時發現涂料性能的變化和潛在的問題。對于檢測不合格的涂料,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使用質量不穩定的涂料影響施工質量和涂層性能。水性涂料的分層現象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涉及到增稠劑、顏填料、生產工藝、儲存條件等多個因素。通過深入了解分層現象的類型、產生原因和解決方法,并采取綜合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水性涂料分層現象的發生,提高涂料的質量和穩定性,確保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效果。在未來的研究和實踐中,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進一步優化水性涂料的配方和生產工藝,以滿足不斷提高的市場需求和環保要求。同時,加強對涂料性能的檢測和監控,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為水性涂料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這樣,才能使水性涂料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為推動涂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水性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