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bo Paint and Coat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近期國內化塑市場行情低迷,尤其是塑料現貨價格不斷震蕩走跌,消極情緒蔓延,而海外又是中國化塑產品虎視眈眈,不斷舉起“稅率”大棒,僅僅是最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國內鈦白粉、PET、PVC等產品就遭到歐盟、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加稅”對待,簡直離譜!
歐盟盯上中國鈦白粉!最高加稅39.7%!
6月13日,歐盟發布文件,擬對原產于中國的鈦白粉征收最高39.7%的臨時關稅。產品范圍受臨時關稅約束的產品是化學式為TiO?的二氧化鈦,以氧化鈦的形式存在,或以二氧化鈦為基礎的顏料和制劑中存在,按干物質計算,至少含有80%重量的二氧化鈦,具有所有類型的粒徑,目前分類為CN代碼ex28230000和32061100(TARIC代碼2823000010 和 2823000030)。
臨時關稅稅率如下:
1、龍佰集團及其下公司加征39.7%關稅;
2、金星鈦業加征14.4%關稅;
3、合作名單公司加征35%關稅;
4、其他公司加征39.7%關稅。
據了解,2023年11月13日,歐盟在其官網發布公告,宣布對歐盟自中國進口的鈦白粉產品(氧化鈦、二氧化鈦基顏料和制劑Titanium Dioxide,“TiO?”)發起反傾銷調查。
印度對涉華PVC糊樹脂征收臨時反傾銷稅
2024年6月13日,印度財政部稅收局發布第09/2024-Customs(ADD)號通報稱,接受印度商工部于2024年4月26日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大陸、韓國、馬來西亞、挪威、泰國以及臺灣地區的聚氯乙烯糊樹脂(Poly Vinyl Chloride Paste Resin)作出的反傾銷初裁建議,決定對上述國家和地區的涉案產品征收為期6個月的臨時反傾銷稅,分別如下:
中國大陸為115—600美元/噸;
韓國為0—41美元/噸;
馬來西亞為317—375美元/噸;
臺灣地區為118—168美元/噸;
泰國為195—252美元/噸;
挪威為328美元/噸(征稅詳情見本案初裁公告)。
涉案產品的印度海關編碼為39041010、39041020、39041090、39042100、39042200、39043010、39043090、39049000、39044000及39049090。涉案產品不包括以下產品:K值低于60K的聚氯乙烯糊樹脂、PVC摻混樹脂、PVC糊狀樹脂的共聚物、電池隔膜樹脂、 Innovyn Europe Ltd.生產的品牌名為“Biovyn”的聚氯乙烯糊樹脂。該措施自本通報發布于官方公報之日起生效。
2023年9月30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稱,應印度國內企業Chemplast Sanmar Limited提交的申請,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大陸、韓國、馬來西亞、挪威、泰國以及臺灣地區的聚氯乙烯糊樹脂啟動反傾銷調查。涉案產品的印度海關編碼為39041010。案件傾銷調查期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12個月),損害調查期為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及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12個月)。
2024年4月26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大陸、韓國、馬來西亞、挪威、泰國以及臺灣地區的聚氯乙烯糊樹脂作出反傾銷初裁,建議對上述國家和地區的涉案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
韓國對華PET樹脂作出反傾銷初裁
2024年5月30日,韓國貿易委員會發布第2024-12號公告(案件號23-2024-1),對原產于中國的PET樹脂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作出反傾銷肯定性初裁,建議韓國企劃財政部對涉案企業征收臨時反傾銷稅。
其中,中國生產商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HAINAN YISHENG PETROCHEMICAL CO LTD.)、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YISHENG DAHUA PETROCHEMICAL CO LTD.)及其關聯企業和出口商稅率均為6.62%,華潤化學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CHEMICAL INNOVATIVE MATERIALS CO LTD.)、珠海華潤化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ZHUHAI CHINA RESOURCES CHEMICAL INNOVATIVE MATERIALS CO LTD.)及其關聯企業和出口商稅率均為7.83%,其他供應商為7.12%。
涉案產品包括對苯二甲酸(TPA)和單醇,由粘度值大于等于78毫升/克的聚合乙二醇(MEG)制成;可再生PET樹脂也在本案調查范圍。涉案產品的韓國稅號為3907.61.0000。
稅率高達57.63%!中國硬質PVC出口受阻
2024年5月27日,墨西哥經濟部發布公告,對原產于中國的硬質聚氯乙烯(西班牙語:película rígida de polímero de cloruro de vinilo,rígida de PVC/PVC rígido)作出反傾銷肯定性終裁,決定對涉案產品征收57.63%的反傾銷稅。涉案產品為增塑劑含量低于6%,透明或彩色的,單層、聚合其他單體的硬質聚氯乙烯卷、薄片、薄膜及扁條,涉及TIGIE稅號3920.49.99項下的產品。公告自發布次日起生效。
據了解,2022年8月12日,墨西哥對原產于中國的硬質聚氯乙烯啟動反傾銷調查。
2023年5月9日,墨西哥對該案作出初裁,初步裁定對涉案產品征收57.63%的臨時反傾銷稅。
雖然近年來海外對我國反傾銷調查事件較多,但實際影響較大的仍然在于歐美市場。部分發展中地區由于目前化工制造基礎條件仍顯薄弱,短期內也很難擺脫我國進口依賴,因此我們對此無需過度悲觀。
另外,海外對我國反傾銷調查大多發生在行業景氣度較差的時期,今年尤為突出,主要目的都是為了保護本土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穩定性。但這樣的行為只不過是在大軍圍城下,把城墻再壘高幾層的行為,長期看并沒有改變中國企業持續擴張全球份額的趨勢。而近兩年國內企業洶涌的出海浪潮,繞過了反傾銷貿易壁壘,獲得更為豐厚的回報,反而提升了中國領先企業的成長速度。
來源:今日塑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