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bo Paint and Coat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隨著歐盟步入2024-2029年的全新五年規劃周期,新一屆歐洲議會已塵埃落定,歐洲委員會亦將于大約11月1日迎來其領導層的更迭。在此背景下,歐盟執行機構針對有害化學品的監管問題,適時發布了一套關鍵性指導原則,特別聚焦于油漆與涂料領域的成分監管。
其中一份“通報”詳細闡述了在歐盟化學品立法中,如何判定一種潛在有害物質是否因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應免于禁令。據委員會指出,該政策文件旨在“為逐步淘汰社會必要用途爭取更多時間,同時引導并鼓勵工業界優先投資于創新和可持續的化學品。”
與此同時,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也更新了一份聚焦歐盟現有化學品監管核心薄弱環節的報告,前瞻性地規劃了未來的改革藍圖。該機構特別強調了針對神經毒性、免疫毒性和內分泌干擾性最強的化學品,需加大保護性研究力度。同時,為提高聚合物、微納米材料等相關化學數據的可獲得性,以及為執行安全規則開發新型分析方法,ECHA也呼吁投入更多努力。
ECHA的生物殺滅劑產品委員會(BPC)近期發出警示,指出部分企業在申請生物殺滅劑全歐批準時,提交的數據資料存在不足。這一警告源自6月4日的會議,會上委員會雖未直接指出數據匱乏是導致防污產品中的甲苯噻嗪續期授權申請失敗的原因,但確實拒絕了該申請。
同時,委員會也批準了聚甜菜堿在木材防腐劑中的使用,這進一步凸顯了其在評估過程中對數據完整性和科學嚴謹性的高度重視。因此,企業需確保在申請過程中提供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持,以提升產品獲得全歐批準的成功率。
ECHA對生物殺滅劑的管控流程也隨之進行了優化,生物殺滅劑廣泛應用于油漆和涂料配方中。自五月起,ECHA開始同步評估生物殺滅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程度,并探討是否存在可行的替代品,而以往這兩項工作是分開進行的。
根據歐盟的生物殺滅劑產品法規,對于難以替代的潛在有害生物殺滅劑,最多可給予五年的豁免期,這一靈活措施旨在更好地平衡產品的安全性和實際應用需求。
此外,歐洲委員會已指令ECHA針對額外31種六價鉻(Cr(VI))物質開展安全性評估,以探討是否需追加限制措施,其中涵蓋涂料與油漆行業常用的五種物質。這些特定物質包括涂料成分中的鉀羥基八氧化二鋅二鉻酸鹽(1-)、鉻酸鍶、五鋅鉻酸八氫氧化物,以及染料化學品中的重鉻酸鉀與重鉻酸鈉。
在六月選舉塵埃落定之際,歐洲議會已對《歐盟物質和混合物分類、標簽和包裝法規》(CLP)給予了最終確認。根據該法規,任何含有多種成分的物質均需接受全面危害性評估,這一過程不僅涵蓋已知化學成分的審查,還深入到整個產品的綜合考量。目前,正等待歐盟部長理事會的最終批準。
同時,ECHA已在其IUCLID化學數據軟件中,將修訂后的CLP中的五個新增危害類別納入其中,包括:內分泌干擾物;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毒性物質(PBT);極高持久性和極高生物累積性物質(vPvB);持久性、遷移性和毒性物質(PMT);以及極高持久性和極高遷移性物質(vPvM)。這一舉措旨在通過細化分類標準,提升對化學品潛在風險的識別和管理能力。
一直以來,歐盟都致力于發展綠色化學品和無毒環境,并通過持續改革化學品立法、加強監管和推動創新來構建更加嚴密、高效的化學品管控體系。
REACH是歐盟對進入其市場的所有化學品進行預防性管理的一項化學品管理法規,旨在加強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保護,使其免受可能由化學品造成的危害,促進安全和可持續化學品的創新,于2007年6月1日生效,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2024年5月17 日,REACH新增第70項關于十二甲基環六硅氧烷(D6)限制,修訂第70項關于D4、D5的限制條件。
2023年3月31日,歐盟CLP法規也進行了相應的修訂,增加了關于內分泌干擾物、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毒性物質(PBT)、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積性物質(vPvB)等新的危害類別,并改進了混合物和復雜物質的分類規則。
2024年6月27日, ECHA將雙(α,α-二甲基芐基)過氧化物定義為高度關注物質(SVHC),該物質具有生殖毒性,主要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硫化、交聯、固化以及作為阻燃添加劑等,至此,用于授權的高度關注物質清單候選列表包含了241項物質,規定當產品中含有SVHC物質且濃度超過0.1%時,相關企業需履行相應的法規義務,如信息傳遞、提交通報等。
2024年7月1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公布了《化學品可持續戰略限制路線圖》,作為推動《歐洲綠色協議》實施的關鍵一環。該路線圖旨在加強環境保護,通過明確規劃,逐步限制一系列高風險的化學物質,特別是那些具有致癌性、致突變性以及對生殖系統有害的物質。
該路線圖創新性地采用了滾動清單機制,詳盡列出了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擬優先進行限制的化學品類別。此清單將保持動態更新,定期接受審議,以確保其適應不斷變化的科學認知與環保需求。這一做法意味著,部分當前列出的化學品可能會因進一步評估而免于限制,同時,那些新識別出的高風險化學品也將有機會被及時納入限制范圍。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成員國同樣擁有提出限制物質建議的權力,這進一步增強了該路線圖的全面性與靈活性。
近期,歐洲委員會還發起了一項公開咨詢,聚焦于歐盟如何擴展并強化針對可能用于非法毒品制造的化學品的監管措施。此舉不僅意在堵塞非法藥物生產的原料來源,還可能對涂料成分、包裝材料及標簽制作所需化學品的供應鏈產生連鎖反應。
隨著歐盟對化學品管控的加強,將會為行業上下游企業帶來諸多影響:一是部分受限或禁止使用的化學品或將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增加企業生產制造成本;二是企業若需滿足歐盟REACH、CLP等法規要求,勢必會增加產品的檢測和認證成本,同時也提高了我國企業進入歐盟市場的門檻。
歐盟對化學品管控的加強是全球化學品管理趨勢的縮影。以上進展,無一不在傳達這一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化學品管理的高標準和動態性正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全球各國對化學品管控的加強雖一方面讓涂料行業面臨市場變化、技術革新和環保法規等多種挑戰,但同時,也為涂料行業企業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機遇。在此背景下,企業需將持續追蹤并敏捷適應這些法規變動視為維護自身合規性、驅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與此同時,企業應當秉持積極姿態,勇于面對挑戰,并敏銳捕捉其中蘊含的機遇。這要求企業不僅要在技術創新上加大投入,不斷優化產品配方與生產工藝,以提升產品的環保性能和綜合競爭力,還要深化品牌建設,樹立綠色、安全的企業形象。
此外,強化供應鏈管理能力同樣至關重要,確保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符合環保和安全標準,從而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同時,促進整個供應鏈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通過這些綜合措施的實施,企業不僅能夠有效應對法規挑戰,還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長遠穩健的發展。
來源:PCI可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