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bo Paint and Coat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黃變是涂料漆膜顏色變化的一種形式,和變色、褪色的成因基本相似。黃變主要發生在白色或者淺色涂料,或透明清漆的漆膜在日光或紫外光或加熱時轉變為黃色,甚至褐色。
黃變一方面與樹脂粘合劑的耐光性有關,含干性油(高不飽和度)醇酸樹脂、古馬隆樹脂、含芳香族的環氧樹脂、TDI型聚氨酯、酚醛樹脂等有黃變趨向。另一方面,鉛白、立德粉、銳鈦型的鈦白粉等耐光性差的顏料也可黃變。此外,催干劑過量也可以引起醇酸漆黃變。
一、漆膜黃變的原因
1. 環境因素
陽光直射(紫外線侵蝕)、空氣、潮濕等因素會導致漆膜老化分解,從而發生黃變。
例如,聚氨酯涂料若采用芳香族固化劑,其涂層在紫外線作用下,分子中氨酯鍵容易破壞分解從而生成胺,芳胺進一步氧化使分子重排,形成醌式結構或偶氮結構,引起涂層黃變和變色老化。涂料中如果有含有雙鍵的油類樹脂,由于雙鍵氧化后產生發色基團,也會產生黃變。
2. 產品問題
黃變的原因也可能是涂料本身的耐黃變性能差異。
例如:①以戶外使用來講,黃變褪色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為:聚氨酯漆-環氧漆-醇酸漆-氨基漆-硝基漆-氯化橡膠漆-丙烯酸聚氨酯漆-氟碳漆;②以室內使用、無陽光直射的環境來講,黃變褪色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為:醇酸漆-氨基漆-聚氨酯漆-環氧漆-硝基漆-氯化橡膠漆-丙烯酸聚氨酯漆-氟碳漆。
3. 助劑原因
常見的助劑(如抗氧劑、防老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等)也會引發黃變。催干劑過量也可以引起醇酸漆黃變。
二、涂料耐黃變性標準簡介
涂料耐黃變性基本按GB/T 23983-2009《木器涂料耐黃變性測定法》標準執行。
1. 耐黃變性檢測制板要求:使用白色外用有釉瓷質磚,要求經過UVA-340燈照射168 h后ΔE*應不大于0.5。試板大小95 mm × 45 mm。
2.耐黃變性檢測:用UVA-340燈作為光源,將試板置于試驗條件能滿足試板溫度為(60±3) ℃、輻照度為0.68 W/m2、干燥(無凝露)的熒光紫外老化機中,全過程保持連線光照168 h。光照結束后取出,與未經光照的試板做對照,用色差儀測量顏色變化,記錄變化值單位ΔE*。實測值越小,耐黃變性越好。
盡管紫外光 (UV) 只占陽光的5%,但是由于其短波長特性,已然成為涂料黃變、戶外耐用性下降的主要光照因素。陽光的光化學反應影響隨著波長的減少而增加,因此在模擬陽光對材料物理性質的破壞影響時,不需要再現整個陽光光譜。在一些情況下,只需要模擬短波的UV光即可。
UVA-340燈可極好地模擬臨界短波波長范圍陽光光譜,即波長范圍為295~360 nm的光譜,產生在陽光中能找到的UV波長的光譜。
三、漆膜黃變該怎么辦?
根據使用環境選擇產品:為了避免漆膜黃變,首先要了解產品的使用環境,如果在室外使用,可以選擇戶外耐黃變性能較好的丙烯酸聚氨酯漆、氟碳漆等品種。
配方調整:選擇適宜的催干劑并全面評價其對黃變性的影響,必要時加入紫外線吸收劑。
來源:涂料工業